自從參與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發現杭州大作戰”,幾乎每天早上醒來都要琢磨“今天去哪里吃飯”這個重大課題。
這一回要分享的是最近新發現的幾個早餐鋪子,營業時間比一般的早餐店要長,如果不是正好住在附近,建議周末時趕去其中的兩家打個卡,吃個寬松的早中飯。
衛忠烤餅
吃一頓正宗蘭溪早餐
地址:金釵袋巷93號
浙江蘭溪的游埠是座有1300年歷史的古鎮,那邊的老街有“江南第一早茶街”的美譽,如今雖說繁華不再,吃早茶的習俗卻延續下來,老街上有各種當地小吃。曾經有人跟我說過,在杭州做早餐的蘭溪人就有不少,其中最出名的那位還直接以老街拿來做店名了。
如果你不想去網紅店排隊,可以考慮去金釵袋巷的的衛忠烤餅試試。先來說這個地名金釵袋巷,聽著就很有歷史感哦?確實,這條位于胡雪巖故居東側的小巷子,只有幾百米長,卻是南宋時期繁華的商業街,宮廷采購都在此地,其中以女眷所需的服裝飾品、胭脂水粉什么的最為出名。由于這些物件特別金貴,買好就要放進金釵袋里,金釵袋巷的名字大概就是這么來的。
說回衛忠烤餅,老板娘說她跟那家網紅店的老板是老鄉,在老家,他們兩家的房子還是正對門的。從6:00-17:00,他們家的營業時間蠻長的,我是午飯時間去的,雖然豆腐腦早就賣完了,可看到爐子口一疊正宗的長方形燒餅,頓時心花怒放。燒餅咸香松脆,夾一根壯碩的油條,再搭配一碗手沖的咸豆漿,那細細密密的泡沫點亮我的一天。
小餛飩也相當不錯,吃完還買了幾個干菜餅,微辣,帶回家當點心,城北人表示很滿意。
好秋小吃店
脆脆的牛肉煎包太贊
地址:浣紗路63號
這個名字跟“天涼好個秋”沒有半毛錢關系,它取的是杭州話“好吃”的諧音。他們也是全天開,一般是7:00-21:00,星期二到14:00。星期天的下午,我看到熱情的老板娘在門口接待,順便向外地顧客普及杭州傳統小吃的吃法:小籠包是灌湯的,吃前最好拿筷子搗一個小洞來,謹防一口咬下去被湯汁燙到;蔥包燴一定要用手抓著吃才夠勁,用筷子什么的就沒那么意思了。
老板和女兒在后面廚房里忙著,門口有幾個小蒸籠,里面應該是小籠包,但我是奔著他們家牛肉煎包來的。煎包的面皮看著略厚,是用老面來發的,技術關鍵是那個油,牛油和菜油混合,小火慢烤,一直煎到松脆。老板娘自信滿滿地說,他們很多客人把煎包打包帶回家,留到晚上吃,還是保持一定的脆。
我
觀察了一下,店里的標配是牛肉煎包跟小餛飩一起,構成神仙組合。不過我考察了大餛飩,都是現包現煮,要稍微等一會。那天是芹菜鮮肉,用的是“本地芹菜”,獨特的菜香,味道不錯。
味老大
一碗蔥油拌面就夠了
地址:
體育場路565號對面
松木場農貿市場一樓
我也是才知道,現在的體育場路以南,還“隱藏”著一條小路,路牌上寫“老體育場路”,味老大就在這條小路上。可以從羅森對面的小路進去,往南走到拐角,就能看到。另一個要注意的是他們的營業時間:周一到周五6:00-13:00,周末兩天都休息!
午餐時間,店里坐滿了人,應該都是周邊地區的上班族,吃得快、走得也快,所以在門口排個小隊,一刻鐘之內就能輪到。
老板娘在門口忙著做面,他們家的主打就一樣,豬油拌面。其他都是配角,他們的經典三件套是拌面加料(料的選擇有肉末、大排、豆干、荷包蛋或鹵蛋)再加小餛飩。
一碗面,在水里煮兩三分鐘吧,撈出裝碗的時候,水分沒有瀝得很干,灑上小蔥和肉末,淋上醬油,最后澆上一勺豬油,交到客人手里。馬上端到一旁進行DIY拌面運作,只有拌到每根面條都蘸到醬油,蔥香撲鼻,再到老板娘那里加荷包蛋,吃著拌到均勻的面,吃面愛好者竟覺得有幸福感。
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