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3月23日電 (宋敏濤 甄彥芳)“我們血脈相連,您痛的時候,我們也在痛。唯一期盼的,是早日春暖花開、疫情消散,我們盡快相見。”今年3月的第一天,一封由河北省文安縣林業產業協會發出的《致湖北家人的一封信》在文安縣人造板產業集群的微信群里流傳,信中表示,全縣企業對湖北籍員工留崗、留薪。
“我去年就在文安縣硯樓木業工作,本來過了正月十五就該返回崗位,可是因為疫情,這一呆就是兩個月,當時真怕企業會裁員。”今年47歲的任吉勝是湖北鄖西縣夾河鎮人,在硯樓木業任車間班組長,23日,已經返崗的他對記者說,之前失業的焦慮讓他寢食難安,能夠順利返崗終于吃了定心丸。
“從創業之初我們工廠里就有十幾個湖北員工,到現在發展到百十余人,一場疫情磨滅不了我們二十多年的感情。而且,湖北人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寧肯晚一段時間開工、哪怕少干一點,我也得把崗位留給他們,這也是一個企業家該有的社會責任。”廊坊硯樓木業負責人沈文啟23日表示,無論是從私人感情還是企業責任,留崗留薪都是他必須做到的。
沈文啟的話,道出了很多文安縣人造板企業主的心聲,僅文安縣左各莊鎮就有118家企業明確表示,支持湖北員工回文安繼續工作。
河北省文安縣是全國四大人造板產業集群之一,在北方乃至全國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尤其上世紀九十年代后,人造板產業迅速崛起成為文安縣的第一大產業,文安縣被賦予“中國板材之鄉”的美譽。湖北籍員工乃至企業主在人造板產業起步之初,就和文安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系,僅湖北鄖西縣就有萬余人長期在文安縣左各莊、大柳河、灘里三鎮從事著生產經營活動。而在文安縣整個人造板產業中,湖北籍員工也占據著整個產業鏈30%以上的人員。
隨著疫情趨于平穩,2月中下旬開始,文安縣人造板企業相繼復工。針對大量湖北籍員工不能及時返崗的特殊情況,文安縣深挖本地農村未就業人員,積極協助企業招聘本地員工。但是,萬余名無法及時返崗的湖北籍員工依舊是當地政府、協會、企業主的牽掛。
2月下旬各企業陸續復工后,文安縣隨即成立了由縣政府主管副縣長牽頭,人社、工信、衛健、林產協會以及左各莊、大柳河、灘里三鎮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專題研究湖北人員返崗問題。通過多次對接湖北鄖西縣、十堰市等當地政府,協商具體返工辦法,保障持綠碼和健康卡的人員可以盡快返崗。
3月19日下午兩點,任吉勝和其他載有580名湖北籍務工人員的13輛“鄖西—文安勞務輸出點對點直通車”(大巴車)和56輛私家車陸續駛出廊滄高速大柳河出口。在引導車的帶領下,車輛有序駛入文安縣左各莊鎮硯樓、尊鵬、宗禮等5家人造板企業。早已等待在廠區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立刻為返廠人員進行核酸試劑檢測,檢測完畢的員工直接到集中隔離區隔離,等待檢測結果。
截至目前,已經有兩千多名湖北籍員工通過核查登記,他們也將有序返回文安縣的工作崗位。(完)